【基金是什麼?】基金投資必要的4個核心挑選方法大公開

最後更新時間:2024 年 08 月 10 日

在我剛開始接觸基金時,覺得每個基金的名字都取得“高大上”,且每個基金名字都又臭又長,像是什麼「AI智能新趨勢多重資產型基金」、「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新台幣(B)配息」、「ESG永續多元資產組合基金」。

我看的是滿頭問號,也不懂基金是什麼,只覺得每個基金名字看起來好像都很厲害,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和怎麼挑選。

但花一點時間研究後,實際上基金的運作邏輯並不困難,在基金的分類上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複雜。

慢慢地也能看懂每一檔感覺很專業的基金,實際上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很多的基金名字都會騙人)。

而有了基金基礎概念,我們就有依據和能力挑選自己想要的基金,而此篇也會和你分享我在基金投資的4個核心挑選要點。

基金是什麼

如果要用一句話簡單解釋「基金」,指的就是「基金公司將一群人的資金募資集合在一起,由一群專業的經理人拿去投資」。

而對於我來說,投資基金就等同於將錢交給專業基金經理人幫我代操(投資)。

如果用生活的例子來比喻投資基金的話,就好比,你出去旅遊選擇了參加旅行社安排好的旅遊團,而不是自由行(自己投資)。

  1. 旅行社(基金公司):旅行社就像基金公司,底下同時會有許多旅行團(基金)的選擇,你可以選擇你有興趣的旅行社和他們的團來參加(選擇有興趣的基金投資)。
  2. 旅行團(基金):旅行團就好像一檔基金,而每一個旅行團會公開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投資)
  3. 參團人(投資人):而每一位參加旅遊團的人(就像是基金的投資人),大家一起出資形成了旅遊基金,每一位參與的人都佔有旅遊基金的一部分額。
  4. 導遊(基金經理人):導遊會幫我們規劃行程、安排吃住,同時還會因應旅途的變化,而適當的調整旅遊計畫。這就好像基金經理人會負責幫我們選股、決定買賣點,並做好投資決策。
  • 優點:你可省下許多自己安排行程(研究投資)的時間。
  • 缺點:旅遊費(投資成本)會比自由行(自己投資)來得更貴一些。

而我們在人們口中常常聽到的「基金」,通常指的是「公募基金」也叫做「共同基金」,這是基金依照不同的「募資對象」分成了2類:

  • 「公募基金」:是專門為一般人設計的產品,任何人都可以去申購(買入)和贖回(賣出)
  • 「私募基金」:只有私下特定的專業投資人或是大股東、法人才能購買。

除了「募資對象」,基金還會依照「投資標的」、「投資範圍」等許多不同屬性,衍生出不同種類的基金類型。

基金的種類有哪些?

市面上的基金選項百百種,而透過一些屬性來分類基金,能夠讓我們更清楚的歸類和辨別基金。

而當我們清楚了每一檔基金的屬性和種類,我們才有概念知道這檔基金實際在買些什麼,也才有比較的依據可以開始挑選。

以下將基金依 5 個屬性來分類:

以下基金分類,剛開始只需要大概有個概念,能夠基礎辨別某一檔基金屬於哪一個分類就夠了。

這裡指的國內國外,意思是說「這個基金投資標的(商品)的地區」,同樣可以簡單分類為投資「台灣」的標的,和投資「非台灣」標的的基金

  1. 國內基金(Domestic):基金的投資範圍主要在台灣的上市櫃公司股票、債券
  2. 國外基金(Oversea):基金的投資範圍主要在國外,又稱「海外基金」。

看到這可能有些人會覺得,什麼「國內基金」、「國外基金」、「境內基金」、「境外基金」,搞一堆有的沒的金融名詞,搞得很混亂。

但其實那只是因為英文翻譯成中文,需要用不同的中文字詞來區分,但其實意思都差不多,不用去太在意那個中文用詞,你懂意思就好。

基金的投資區域,大致上可以分為4種區域「單一國家型」、「區域型」、「全球型」、「產業型」。

如果依投資區域的範圍廣度,可以簡單排名成「單一國家型」<「區域型」=「產業型」<「全球型」

  1. 單一國家型: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基金的投資範圍僅在同一個國家內」
    (例如,上面提到的「國內基金(Domestic)」,投資的標地範圍僅在台灣,就屬於單一國家型的基金)
  2. 區域型:區域型的範圍在更大一些,是以一塊區域一塊區域來做區分,像是亞洲、歐洲、美洲或新興市場…等
  3. 產業型:產業型也非常直觀,這類型基金的「投資標的都集中在某一個產業」,例如:XXAI基金、XX5G基金、XX原油基金。
  4. 全球型:全球型的投資範圍最廣,此類的基金,他們的投資標的會佈局於全球,也就是說如果你買一個全球型基金,裡面可能包含台灣、美國、日本、歐洲…等世界各地的投資商品。

投資標的的意思就是「這檔基金主要投資的商品是哪些」,而市場的投資商品非常多元,像是股票、債券、貨幣…等。

那依照不同的投資商品組合,可以分類成以下5種基金類型:

  1. 股票型基金:投資標的以「股票」商品為主,且有規定此類型基金的股票比例必須至少要超過70%。
  2. 債券型基金:投資標的以「債券」商品為主,也因為債券有固定發利息給投資人的特性,因此也有人稱此類型的基金為「固定收益型基金」。
  3. 平衡型基金:投資標的以「股票+債券」商品為主,股票屬於波動較大風險較高的投資商品,而債券屬於較穩定的投資商品,因此兩者組合起來的基金叫做「平衡型」。
  4. 貨幣型基金:投資標的以「貨幣」商品為主,例如:
  5. 組合型基金:這類基金較特別,他的投資標的是再投資「其他的基金」,意思就是說組合型基金裡會再包很多其他基金,如A基金、B基金…,你買「組合型基金」等於是買「基金中的基金」,通常不建議買這類型的基金。

基金的管理方式可以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類。

  1. 主動式:基金的管理和投資是由「經理人主觀的判斷」所決策,也就是他們會決定選哪一隻股,在什麼時間點買賣,而市面上大部分的基金,都屬於「主動式」。
  2. 被動式:主要是追蹤市場的某個大盤指數的績效,參照指數的成分股和比例,並透過擬定的規則,模擬出與「大盤指數相當績效」的基金,完全「沒有經理人主觀的判斷」參與。

再更白話一點來說,選擇「主動式基金」目標就是要超越大盤指數績效,而選擇「被動式基金」就是享有大盤指數的平均報酬,但對於投資人更加省事。

而這5個基金的屬性分類,可以排列組合起來,衍生出非常多種類的基金。

例如:國內的主動股票型基金、國外的被動債券型基金

有了基金分類的基礎,之後看到那些很長、好像很專業的基金名字,就不用再害怕了,透過上面的分類判斷,就能知道此檔基金的基本特性。

但基金的種類經過眾多排列組合後的選項這麼多,我們該如何從中挑選?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基金

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除了要能辨別每一檔基金的類型,同時也要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才能挑選出適合自己類型的基金。

你能夠承受多大的風險?

人非草木,大部分人面對帳面上的虧損都不可能無動於衷(我也是),但每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波動也大不同,而影響你的風險的可承受度,主要會由「投資目標」和「投資時間長度」來決定。

投資目標

但有些人的「投資目標」和他的「風險承受度」並不一定一致。

比如說,大部份的人在 20~30 歲年輕的時候都非常衝想賺錢,但實際上只要遇到帳面上波動 20% 的虧損,他就會茶不思飯不想,這種就要調整他的投資目標。

投資時間長度

另外,「投資時間長度」也是影響風險承受度的重要因素,比如說,如果你是為了幫小孩存 10 年後的教育基金,你就能選擇風險波動更大一些的基金(例如:股票型基金)。

因為你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等待發酵,即使基金短暫的虧損,只要基金的條件依然良好,你還有時間可以等待他回升。

反之,如果這筆錢你短期內有準備要拿來做使用,就要避免為了賺錢,去冒更大的風險,而導致本金的虧損,此時我就會選擇保本的穩定型基金(例如: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

挑選基金的4個核心問題

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後,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適合哪一類風險屬性的基金,或是要如何分配資金到不同風險偏好的基金,例如,80%放股票型,20%放債券型。

接著,我們就要在同類型的基金中,挑選出最好的基金,我主要會看基金這4個核心問題:

一、基金成分股符合投資期望?

假設我已經知道我要將資金放80%放股票型、20%放債券型,我會再細部挑選我哪投哪一些「股票型」和「債券型」的基金。

投資區域

我會先從投資區域開始選,例如:例如:台灣、美國、日本、全球、新興市場。

如果你對國際的情勢不了解,建議先以台灣國內的基金開始。

題材

再來,我會研究近年的發展趨勢,或是有興趣且認識了解的題材來投資,例如:AI、電動車、元宇宙、ESG(永續經營)…等。

成分股

最後,就是看此基金的前十大成分股,他買了哪些股票、債券,或是哪些產業,以及成分股比例分別是多少,是否符合我們的投資期望?

基金的名字會騙人,但成分股不會騙人,比如說,最近AI非常紅,許多基金取名都硬要套一個AI的名字進去,但實際上成分股跟AI一點關係都沒有。

二、基金過往的績效表現如何?

對我來說投資基金就是要賺錢,所以當我打開一檔基金研究時,我第一個看的就是他的過往績效表現,因為這也代表了這檔基金經理人團隊的投資能力。

我會將此檔基金的過往績效與「大盤」和「同類型基金」做比較,如果此檔基金長期既打不贏大盤,也輸給其他同類型基金,那此檔基金我就不會再浪費時間深入研究,直接換下一檔。

大盤

大盤代表的是整個市場的綜合表現(例如:加權指數),你也可以想像成市場績效的平均值,因此大盤被視為一個績效表現的基準值,所以大家最常拿自己的投資績效和大盤做比較。

因為如果選擇長期打不贏大盤績效的基金,那何不如直接選擇追蹤大盤指數的「被動型基金」,享有大盤平均績效,還可省下挑選的麻煩和時間。

台股大盤的話可以參考「加權指數」,美股大盤可以參考「S&P 500指數」,債券可以和「美國10年期公債」做比較。

同類型基金

美國股票型基金就要和其他同產業的美國股票型基金做比較,債券就要和其他投資同類債券的基金做比較,才是公平合理的比較,好比說,我們不會拿手機和電腦做比較,因為本質上就不一樣。

我最常使用「鉅亨基金平台」的基金比較功能來做同類型基金的比較,他可以直接將多個基金的歷史績效圖拉出來比較,還會幫你列出各檔基金不同屬性之間的比較,非常方便。

三、基金經理人的表現如何?

基金經理人掌握了一檔基金的投資大權,他可以決定買什麼、賣什麼,什麼時間點交易,因此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經驗和決策都會大大地直接影響基金的績效表現。

所以我們在挑選基金時,除了看基金表面的績效以外,背後是哪個經理人或團隊在操盤也很重要。

首先我會看這個經理人的職業操守,過往是否有內線交易、炒作、偷跑(先用自己的錢買,再用客戶的錢拉抬股價)的紀錄,我自己是不敢把辛苦錢交給這些人投資。

再來,我會看這個經理人過往管理的基金表現都如何,以及他在這檔基金已經任職多久?

如過這經理人在這檔基金已任職很久,且基金表現也都很好,表示這個經理人團隊已建立一個穩定的投資模式和投資默契。

反之,如果這檔基金的經理人一直頻繁換人,就要特別留意,為什麼換人?並觀察績效是否受到影響?

四、基金費用合不合理?

基金除了會收交易手續費以外,因為還有基金經理人再幫我們做管理和代操(投資),所以我們還需要額外付管理費給他們,相當於我們付薪水請他們幫我們投資。

而投資基金不管他有沒有幫你賺錢,每年都會跟你收基金的「年度費用」,他會直接從你的投資本金或資產中直接扣除,所以選擇合理的基金費用,才不會影響我們長期的績效表現。

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經過上面的條件篩選完,我們應該會精選出幾檔心目中理想的基金,此時就直接選擇基金費用最低的購買就對了。

新手要如何申購(購買)基金?

挑選完我們想買的基金之後,第一個問題會是,要去哪裡購買基金?

在台灣可合法購買基金的管道,包括「基金平台」、「銀行」、「投信投顧」、「證券」、「保險公司」、「郵局」。

只要你在這些管道完成辦理開通一個專門交易基金的帳戶,就可以順利申購(買入)和贖回(賣出)基金。

而我平常主要是使用「基金平台」來買賣基金,其次才是「銀行」和「投信公司」。

不同管道購買的「手續費」和「基金選項」也有些差異,這也是我在選擇管道時,特別會注意的2個重點:

  1. 手續費:在各大管道交易基金,他都會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而手續費當然越便宜越好。
  2. 基金種類:基金選項越多越好,ㄧ個平台就搞定,不用額外開一堆基金帳戶。
通路類型手續費基金種類評價
基金平台便宜基金種類最多、手續費又低
銀行中等中等與銀行購買基金,會額外再收約0.2%的帳管費。
投信投顧便宜投信為發行、管理基金的角色,主要提供自家基金產品。
投顧為代銷基金的角色,主要銷售境外基金。
證券昂貴貴又少不考慮
保險昂貴貴又少不考慮
郵局昂貴貴又少不考慮

從比較表格中,我們能夠看出,目前台灣基金選項最多,且同時手續費最便宜的管道為「基金平台」。

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基金平台」當我主要基金購買管道的原因,而目前台灣有3大基金平台可選擇,包括「鉅亨買基金」、「基富通」、「中租投顧」。

其中又以「鉅亨買基金」的手續費最低,基本上全站的基金投資皆為「零手續費」,且最低只要 3000 元台幣即可開始投資!

基金投資的費用有哪些?

申購(購買)基金的時候,基金收取的費用可以分成兩大塊「一次性費用」和「年度費用」。

一、一次性費用

上面提到的手續費就屬於「一次性費用」,不論我們是跟基金平台、銀行,還是直接跟基金公司申購(購買)基金,都需要付手續費。

大部分的基金品項都是在申購(購買)的時候,會收一筆「申購手續費」。

但也有些基金在申購的時候,不會收你手續費,反而是在贖回(賣出)的時候才收取,稱為「贖回手續費」,然後如果你持有夠長時間,有些基金會免除贖回手續費。

二、年度費用

這筆費用顧名思義就是「每一年都要繳」,且每檔基金在每年都會微幅調整他們的年度費用(%),年度費用包括「管理費」、「保管費」、「帳管費」等。

在每一檔基金的「公開說明書」中,都會直接幫你算好每年要繳的年度費用(%),你不用再麻煩地加總計算。

基金公開說明書年度費用範例
(▲ 基金「簡式公開說明說」年度費用範例)

而年度費用的扣法,是會在你持有基金的投資期間,每天從你的基金淨值中扣除,並不是一次扣,也不需要另外繳費。

比如說,你投資 100 萬元於某檔基金,而此檔基金今年的年度費用為 2.5%,這代表今年你總共會被扣 2.5 萬元(100萬 x 2.5%),並分散在 365 天中,一天一天慢慢扣,也代表說你投入的資金會先少 2.5 萬元。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年度費用會被我納入上面挑選基金的核心條件之一,因為如果收得太貴會直接影響我們投資績效表現。

其中年度費用中佔比最高的,又屬「管理費」為最大宗,我們來簡單看一下每個費用都在收些什麼:

  1. 管理費:這費用你可以想像成,我們付薪水,請專業基金經理人幫我們管理資金和規劃投資。
  2. 保管費:基金公司發行基金,但「保管基金」需要由第三方的保管銀行來保管,而保管銀行就會收取一個「保管費」。
  3. 帳管費:這只有透過跟「銀行」申購(購買)基金時,才會被額外收取約 0.2% 的帳管費。

年度費用除了包括上述主要的三個,還有其它比較雜的細項費用,但這些雜項收的錢不多,我們可以直接忽略不計。

投資基金的優點

一、小資金也能做風險分散

基金的第一個優點,就是即使你只投資一萬元台幣,也能做到風險分散的效果。

如果我們自己要做風險分散的計畫,可能會將資金分配到5~10檔股票當中,但是一萬元台幣是買不起 5~10 檔股票的。

而基金透過募資的方式,可能累積了一億的資金,經理人就能拿這筆錢做非常多元的投資規劃,而我們將一萬元投資基金,不僅可以依照比例共享投資成果,還能達到風險分散。

二、節省大量研究時間

投資基金,相當於把資金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幫你管理,由他們幫你挑選適合的投資組合,由他們幫你決定進出的買賣點。

你就可以省下大量的研究時間,也不用再研究一堆技術面、籌碼面、基本面的金融知識,只需要追蹤市場的大方向趨勢即可。

比如說,你知道近年來ChatGPT非常火紅,你也知道AI會是未來的趨勢,但你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詳細研究AI市場的投資標的,你就可以選擇直接購買AI相關的基金,由專業的經理人幫你研究和投資。

三、投資廣泛且多元

一檔基金的投資組合至少都包含幾十個商品,而對於小資族來說,即使是買零股,也不太可能同時持有幾十檔商品。

所以自己投資的話,會受限於資金有限,導致投資集中在少數某幾家公司或特定產業,會承受較高的單一族群風險。

而投資基金,你用小資金也能參與全球各地的的市場(例如:美國、歐洲、日本),以及同時持有各種類的投資資產(例如:股票、債券、貨幣、房地產)

投資基金的缺點

一、交易成本較高

交易成本較高是基金最大的缺點,因為投資基金,除了要負擔「手續費」以外,你還要額外付「管理費」、「保管費」,以及其它眾多雜費。

將這些費用加總起來,台灣所有基金平均每年的費用率落在 2%~2.5% 左右。

意思就是說,你剛購買一檔基金,都還沒開始賺錢時,每年就先從你的投資資金內扣 2.5%。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投資基金都虧錢,因為基金每年至少要幫你賺超過費用率(2.5%)的錢,你才會開始真正的獲利。

二、投資掌控度低

基金裡包含的投資組合和標的,全權都是由基金經理人團隊所決定,所以即使這個組合裡,可能有些你不喜歡的投資標的,你也無法干涉或要求把這個標的從投資組合中移除。

因此你對投資的掌控度會相對低,不過你既然選擇投資基金,就是決定要交給他們幫你操盤(投資),你只能相信他們的決定。

三、主動型基金較難贏過大盤

為什麼說主動型基金很難打贏大盤,並不是說這些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能力很差,主要還是回到上面說的基金「交易成本過高」。

假設某檔基金的績效還不錯,平均每年都有 9% 左右,但每年基金的費用率要 2.5%,而反觀大盤的績效每年平均是 8% 左右。

若將這檔基金的績效扣掉年度費用率(9%-2.5%)之後,實際上你獲得的績效只有 6.5%,還是輸給大盤。

意思就是說,開局球都還打,你就先輸 2.5%,很難贏過大盤績效。

投資基金的常見問題

Q:我應該自己投資還是買基金?

這取決每個人的投資知識和需求,這個問題就好比問,我要「自己安排自由行」還是選擇「參加安排好的旅行團」?

自由行

如果你對自由行(自己投資)有一定的興趣和能力,且你喜歡並享受在旅程安排、深入了解每一個景點(投資商品)的過程。

你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的住宿、想吃的餐廳、想去的景點(投資規劃),這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和努力。

但同時你擁有全面的掌控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投資想法)進行調整,在最後照著自己安排的行程平安完成旅途的時候,你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旅行團

而「買基金」就像報名參加安排好的旅行團,你只需要選擇你想去什麼地方(投資商品),以及確認這家旅行社的行程安排(投資能力)和評價怎麼樣,剩下的導遊(基金經理人)會全程負責幫處理旅遊的大小事(幫你投資)。

你不必親自規劃行程(選股),也不必操心住宿、吃飯等細節(投資技術),旅行社的導遊(基金經理人)會根據他們的經驗和專業為你提供一趟美好的旅程(投資績效)。

這種方式可省下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你需要支付一點額外的導遊費用(基金管理費)和一些服務費用。

Q:誰適合投資基金?

如果繼續使用「旅行團」來譬喻的話,「誰適合投資基金?」就等於「誰適合參加旅行團?」

  1. 沒有時間自己安排行程(沒有時間研究投資)
  2. 不擅長旅途規劃(不擅長投資)
  3. 想體驗沒去過的國家(想投資自己不熟的商品)

不過生活上也並不是非黑即白,你可以一半選擇自由行,一半選擇參加旅行團,換句話說,你可以一半的錢自己投資,一半的錢拿去買基金,分配的比例你可以自行調整。

Q:投資基金需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研究?

這個問題就好像是在問說「需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來找旅行團?」

如果跟自己研究景點、安排行程比較的話,找旅行團花的時間絕對是少非常多。

如果想找到一家好的旅行團,可能是幾小時,或是幾天、幾個禮拜來搜集旅遊團資訊和觀察評價。

但如果想要自己安排好一趟旅程,需要研究景點、上網爬資訊、詢問他人,加上無數次的自由行經驗,花的時間可能是幾週、幾個月,甚至是好幾年才能熟悉各地旅程的安排。

Q:基金後面的英文字母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常會看到基金名字後面會標示A、B、C…等英文字母,甚至是同一檔基金也有A、B的區分,這英文字母代表的是什麼?

最常見的就是英文的前三個字母「A、B、C」

  • A:代表「前收型」基金
  • B、C:代表「後收型」基金

你偶爾還會看到一些比較特別的字母(例如:AA、AT、X股、Y股…等),實際上我們並不需要了解每一個字母的用意,因為每一家基金公司對於英文字母的定義也有不同。

而最通用的就是「A、B、C」,只要能夠區別出是「前收型」還是「後收型」就夠了,因為我們要避免購買「後收型」的基金。

剩下的特殊字母,有興趣再去各個基金的公開說明書了解就好。

總結

相信你看完這篇之後,知道了基金是什麼,也能辨別基金的分類,並透過4個核心挑選基金的方法,你也獲得了一定挑選基金的能力。

再加以善用各平台的基金比較工具和資訊,以及累積買賣基金的經驗,日後都能逐漸提升我們在挑選基金的精準度。

投資基金雖然可以幫我們省下非常多的研究時間,但我們仍然要慎重的選擇適合的基金,畢竟投入的都是我們辛苦賺來的錢,就像你不會想參加到體驗很差的旅行團。

如果是剛開始投資基金,建議可以先從比較簡單的「被動型基金」開始入手,共勉之。


延伸閱讀:

【0050怎麼買年化報酬最好?】元大台灣50該定期定額還是股價低點再買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本文目錄
Scroll to Top